题目描述
《孙子兵法》被誉为“兵学圣典”和“古代第一兵书”。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,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。
面对强大的敌人,wshcl 和 ET-G 准备分别带领一支队伍前去应战。
$n$ 个需要上场的人排成一排,这 $n$ 个人各自的战力值构成 $1 \sim n$ 的排列。每个人按顺序上场,且要么分配到 wshcl 的队伍,要么分配到 ET-G 的队伍。
众所周知,一个队伍的领导者是很重要的,而 wshcl 和 ET-G 的队伍在对抗敌人时分别具有如下效果:
wshcl 队伍:逐层击破。对于 wshcl 队伍中的所有选手,若当前上场者的战力值大于 wshcl 队伍之前所有上场者的战力值,则可以对敌方造成一点伤害。
ET-G 队伍:出奇制胜。对于 ET-G 队伍中的所有选手,若当前上场者的战力值小于 ET-G 队伍之前所有上场者的战力值,则可以对敌方造成一点伤害。
注意第一个上场的人一定可以对敌方造成一点伤害。
在研读兵学圣典、古代第一兵书——孙子兵法之后,wshcl 和 ET-G 在战术和战略上的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。为了成功击败敌人,请求出所有分配方式中,对敌方造成的伤害点数之和的最大值。
输入格式
从文件 shung.in 中读入数据。
第一行一个正整数 $n$ ,表示需要上场的人数。
第二行 $n$ 个正整数 $p_{1 \sim n}$,表示按顺序上场的人各自的战力值。
输出格式
输出到文件 shung.out 中。
输出一行一个整数,表示对敌方造成的伤害点数之和的最大值。
样例 #1
样例输入 #1
3
1 2 3
样例输出 #1
3
样例 #2
样例输入 #2
5
4 1 2 3 5
样例输出 #2
5
样例解释 #2
将战力值为 $1,2,3,5$ 的人队伍分配给 wshcl 队伍,将战力值为 $4$ 的人分配给 ET-G 队伍,则 wshcl 队伍对敌方造成的伤害点数之和为 $4$,ET-G 队伍对敌方造成的伤害点数之和为 $1$,总伤害点数之和为 $5$。
样例 #3
样例输入 #3
6
4 2 5 1 6 3
样例输出 #3
5
样例解释 #3
将战力值为 $2,5,6,3$ 的人队伍分配给 wshcl 队伍,将战力值为 $4,1$ 的人分配给 ET-G 队伍,则 wshcl 队伍对敌方造成的伤害点数之和为 $3$,ET-G 队伍对敌方造成的伤害点数之和为 $2$,总伤害点数之和为 $5$。
样例 #4
样例输入 #4
10
3 8 10 4 1 2 7 9 5 6
样例输出 #4
6
样例解释 #4
将战力值为 $3,8,4,1,2,9$ 的人队伍分配给 wshcl 队伍,将战力值为 $10,7,5,6$ 的人分配给 ET-G 队伍,则 wshcl 队伍对敌方造成的伤害点数之和为 $3$,ET-G 队伍对敌方造成的伤害点数之和为 $3$,总伤害点数之和为 $6$。
样例 #5
见选手目录下的 shung/shung5.in 与 shung/shung5.ans 。
数据范围
对于所有数据,保证:
$2 \le n \le 2 \times 10^5$
$p_{1 \sim n}$ 为 $1 \sim n$ 的一个排列。
每个测试点的具体限制如下表所示:
测试点编号 | $n \le$ | 特殊性质 |
---|---|---|
$1~2$ | $16$ | 无 |
$3~6$ | $200$ | 无 |
$7~13$ | $2000$ | 无 |
$14~16$ | $10^4$ | 无 |
$17~18$ | $10^5$ | 特殊性质 A |
$19~20$ | $10^5$ | 特殊性质 B |
$21~23$ | $10^5$ | 无 |
$24~25$ | $2 \times 10^5$ | 无 |
特殊性质 A:保证排列随机。
特殊性质 B:保证排列的最长下降子序列长度 $\le 2$。